Search

精英匯集團1775.HK(遵理的控股公司)2020年業績分析

  • Share this:

遵理的控股公司精英匯集團(1775.HK)公布全年業績,我想跟大家分析一下。

首先作出聲明:我是1775的股東,持有頗多1775的股票,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,可以在HKEx披露易查到我的持股數量。由於我在投資場是踢波而不是講波,所以我看好一隻股票,必定會購入相關股份......不像有些電視機前的股評人,講了一千字值得買入股票的原因,但最後一句總是「我並未持有相關股份」,邏輯上真係有些奇怪;難道這些股評人,連自己的眼光都信唔過?

截至2020年7月31日的財政年度,精英匯全年收入2.87億元,較去年3.72億元下跌23%,業績首次出現虧損,相對上一年度的盈利,今年錄得虧損1980萬元。對於分析遵理以補習為主業的公司,我們必須分開上半年及下半年來看:因為從今年二月到七月期間,補習社基本上五個月冇得開門,如果按照時間比例計算,收入應該下跌5/6=83%!但1775的實際情況比想像中好,今年二月到七月的收入,從去年1.54億元下跌至0.92億元,比例上只跌了四成,仍能保持六成的收入。最主要的原因,是遵理轉身速度夠快,平時在IT方面準備充足,所以在疫情突然來臨的時候,很快就將大部份學生轉到網上平台,就算補習社不能開門,仍可保住六成收入,全年虧損只輕微輸掉1980萬元,當中400萬更是物業重估的損失,算是有不錯的交代了。

在今次的肺炎疫情中,如果補習社轉身不夠快的話,可以有幾慘?睇下現代教育就知道!控股公司香港教育國際(1082.HK)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財政年度,全年收入跌至0.67億元,虧損金額1.07億元,今年一至六月收入更慘淡到只有0.21億元,只有精英匯的五份之一,期間虧損高達0.72億元。根據1082的公告顯示,今年上半年以「現代教育」品牌營運的7間中學補習社,當中6間已經倒閉,真係聞者傷心,見者流淚。

我投資1775的原因,主要是「抵買」、博取「谷底翻生」及「前景」。目前1775的市值只是2.8億元,而1082現代教育的市值卻是6.5億,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,1082的市值貴超過一倍、虧損超過五倍、但收入只有四份之一,1775是否相對較抵?況且以2.8億元的市值,當中包括1.2億元現金,真係連殼價都唔夠。在今次肺炎期間,應該有很多補習社陸續倒閉,遵理手持大量現金,肯定是可以捱到最後的一個,到時對手數量大幅減少,往後業績必定可以「谷底翻生」。

回想在數年之前,補習界曾是「遵理」、「現代」及「英皇」三分天下,無奈現代轉行炒股票,買入大量康宏(1019.HK)後慘蝕逾億元計算,1082被David Webb列入謎網五十的黑名單;而英皇教育就不斷發生內戰,2015年賣盤給了台灣人,根本不熟悉香港補習業務運作,然後股東在2016年爆出內哄,一度向法院申請將英皇清盤,補習老師亦與學校多次出現糾紛搞上法庭,真係睇見都覺得頭痕。從前的「三國演義」,現在變成得番遵理,再加上很多小型補習社倒閉,如果要買一隻疫症後的復甦股,遵理的「前景」應該唔錯。

遵理最強是高中DSE課程,所以收入直接與高中適齡學童的數量掛鉤。今天就讀中四至中六的學生,應該是2003至2005年出生的學童,根據政府統計數字,這三年出生只有48600+46100+54100=14.88萬人,是歷年以來的低位,但往後就會急速上升,例如一年後會升至16.1萬人,兩年後變成18.2萬,然後是20.3萬、22.4萬及24.1萬人,所以遵理就算乜都唔做,市場個餅在五年後都會大增七成,坐係度生意都會爆升。

但更大的「前景」是國內開辦DSE的潛在市場:根據國內教育部的聲明,國家支持粵港澳合作辦學,鼓勵香港辦學團體在國內開辦港式DSE課程。香港雙非孩子數量超過20萬人,主要集中在8至15歲的範圍,全部擁有香港身份證,但由於父母不是香港人,所以目前在大灣區工作及居住,部份成為跨境學童,每天中港兩地奔跑。但現在過關不成,這些孩子只好在國內讀書,但應該都會希望就讀DSE課程,然後考取香港的大學;如果遵理能夠成功開發國內DSE市場,單是針對這20萬個雙非兒童,前途就已經無可限量。

YouTube影片:https://youtu.be/nYboJOBr5OA

#精英匯 #遵理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